一、干旱对运输与供应链的直接冲击
1、西江航运受阻
广西西江是水泥运输的主要通道,但4月持续干旱导致水位大幅下降,部分航道水深接近或低于通航标准,船舶被迫减少载货量(如按2.3米水位配载),运输效率下降约30%。长洲水利枢纽等重点航段因水位不足出现搁浅,进一步拉长物流周期接近30天,增加企业运输成本。
2、陆运替代成本攀升
水运受阻后,企业转向公路运输,陆运成本较水运高出约40%-50%。
二、施工需求受天气波动抑制
1、干旱导致施工用水短缺
4月广西气象干旱面积达97.5%,特旱区域占比68.7%,直接影响混凝土搅拌、降尘等施工环节的水资源供应,下游反馈近期需添加混凝土外加剂降低混凝土凝结速度。此外,工程调配水资源将间接挤占其他项目的用水配额,导致部分工地被迫延缓进度。
2、高温迫使工地施工时间变短
广西个别区域高温天气已悄然到来,为了避免中暑等问题,部分地区工程调整动工时间为凌晨4点至上午10点。温度若持续升高,室外工程项目将不适宜开工,只能延迟施工或缩短施工时长,这将减少当下水泥需求。
3、强对流天气或将导致施工暂停
4月下旬冷空气与强降雨叠加,部分地区或将出现暴雨天气,工地将因安全风险暂停施工。
广西区内需求不温不火,近期天气复杂多变,一些农村工程无法进行,水泥企业表示出货环比基本没有增长,个别企业出货情况受天气影响巨大。此外,沿西江外发水泥熟料也困难重重,由于降雨不足导致水位下降,船运费相应增长,企业运输成本持续增加。但据气象厅报道,广西汛期和降雨即将来临,预计干旱不会持续太久,具体情况百年建筑网将持续跟进。